如何让孩子轻松入睡
孩子睡得饱,爸妈心情好。
不知道每个新手妈妈新手爸爸看到这句话有什么感想。相信面对不肯好好睡觉的“磨娘精”束手无策的人不会少。
为自己好、为孩儿她妈好、最重要的是为了娃好,带着敬畏心,在娃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读了《法国妈妈育儿经》这本书。
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“暂停一下”观点,暂停一下给宝宝机会尽快学会自己面对睡眠过渡期。这本书很好,作者是美国人,嫁到法国成了法国妈妈,亲身经历,观察思考,加上和儿童医生、心理专家的探讨,告诉新手妈妈爸爸,然和所以然。
很快,一个另外的空间被打开,她的到来带来的问题都不简单。吃喝拉撒睡每一件小事都把人折磨得心力交瘁。每一个小问题都牵扯着太多其他问题,教育问题、理解问题、行为问题、心理问题。
怎么办、为什么、怎么做对她最合适?每时每刻,这些问题都亟需得到解答。这时,我遇到了另一套书。
可以说是德国育儿经吧,这套书4本,内容分别是好好睡觉、好好吃饭、学好规矩、管好自己。怎么样,诱人吧。
从好好睡觉开始看。好,很好。科学研究加案例经验,让这本书“真的管用”,很好地回答怎么办、为什么、怎么做最合适这些问题。下面是笔记摘录。
- 规律性
- 6周大时,可在白天培养一些规律性。
两小时周期——醒来两小时了,放回小床上。
- 3个月左右时,每晚固定时间上床,白天固定时间小睡。
如果白天睡得特别久,可以叫醒。尤其是下午,拉长他醒着的时间。
- 很早时就可以开始趁他醒着时放到小床上。
6到12周时,宝宝最能学习独自入睡。可以规律地在他还醒着的时候放到小床上。
- 定时喂最后一顿晚餐。
可以在出生后第3天开始,晚一点也无妨,在一周内就可以了。
即便平时按宝宝的需求哺乳,最后一顿晚餐一定要固定在同一个时间。
不论前一次喂奶是在什么时候,宝宝睡了多久,到了晚上固定时间就叫醒喂奶。 - 最后一顿晚餐后不要叫醒他。
如果宝宝哭,耐心一点,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安静下来。
- 晚上爸爸值班。
宝宝通常不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但是什么都得不到的感觉。
- 宝宝夜间醒来,不要马上喂奶。
拍拍,说话,奶嘴,抱着走,换尿片,甚至看电视。
真的无计可施时,再喂奶。
而这些方法只是暂时帮助宝宝过渡期容易一些,不能持续成为习惯。 - 4到5天内,渐渐把第一顿早餐后移。
延到早上5到6点,这样晚上宝宝就会喝很多,夜里不会因为饿而醒来。
如果到第4夜没有效果,放弃延迟计划,宝宝还需要一点时间,4周后再尝试。
- 6周大时,可在白天培养一些规律性。
- 活动
- 夜间,只有尿片很湿时才需要更换。
- 灯不要太亮。
- 喂好奶立刻放回小床。
- 只在白天玩耍。
譬如,白天可以把换尿片这些例行程序延长。一边换一边亲吻。
刚醒来时多抱抱他。
到夜间,保持环境的宁静。 - 夜间经常喂奶是没有意义的。
尤其是宝宝不饿的话。
只有在特殊情况下,才必须为了安抚宝宝而喂奶。
用别的方式安抚宝宝,才能学会不需要妈妈的胸脯就能入睡。那么,夜里宝宝只有真的饿了才会醒来。 - 白天也要拉长喂奶间隔。
只有新生儿和消化能力不好的宝宝才需要每隔1小时就喂奶。
4到6周大时,可以每隔3小时喂一次奶。 - 睡前吮吸妈妈的乳头或奶瓶不是好办法。
宝宝上床睡觉前30分钟,就该停止这类活动。
- 尽可能让宝宝独自在小床上,没有你的帮助下,进入梦乡。
出生后的前6个月
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,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兴奋的时期,尤其是第一胎。许多父母,在情感上完全被这个彻底改变他们生活的小生物给淹没。他们绝不让宝宝离开视线范围,不管白天还是夜晚,宝宝一定要近在咫尺。
在许多父母身上,伴随这些正面的感情而来的还有疲惫,偶尔加上力不从心的感觉——尤其宝宝哭闹不停,父母难得片刻宁静,更别提好好睡一觉了。到底该听从哪些建议呢?
哭闹是否令你束手无策?
宝宝甚至烦得爸爸或是奶奶不顾妈妈还在哺乳就大骂:“你到底吃了什么鬼东西,让孩子这么不得安宁?”妈妈也开始产生罪恶感。宝宝一哭,妈妈的胃就紧缩成一团,她很害怕宝宝哭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。安抚的动作越来越用力,所有的方法却都不管用,最后,妈妈不再相信宝宝能靠自己安静下来。
搞定你的“爱哭宝宝”
宝宝之所以哭闹,可能只是因为他需要消化很多刺激和信息。最常发生持续哭闹的时间是下午或傍晚,这有可能表示宝宝一天下来的所见所闻已经让他累坏了。他用这种方式发泄,并且保护自己不再继续受到外来刺激的影响。
*不要不计代价让宝宝安静下来。持续哺乳、用力摇晃、推着婴儿车跑步、不停地换玩具——这些行为只会让宝宝受到更大的刺激。如果确认宝宝已经吃饱、尿布是干净的,你可以轻轻拍他、摇他,或是轻声地跟他说话或哼唱。